中國國民年夜學「面向未來的經學與禮學」學術研討會發言稿
作者:劉勱菴
來源:“蘄照閣”微信公眾號
時間:孔子二五七六年歲次乙巳仲春初八日乙亥
耶穌2025年3月7日
作者簡介
劉洪瑋,生于甲子(一九八四),字道瓌,號芥齋,一號勱菴,別署蘄照閣主人,網名風蓬子。山東武城人,自我作圣,獨樹一幟,為「劉子學」,新時代,新氣學,新文明,新儒家,通讀、創作、著作經史子集,經世致用,實事求是。中華詩詞學會會員、山東詩詞學會會員、德州市詩詞協會會包養網單次員、德州市作家協會會員。著有《周易箋解》《尚書今讀》《包養意思詩經新詮》《禮記集注》《年齡左傳旁通》《年齡年夜事年表》《六藝會通表》《四書衍義》《古韻分部表》《共和史》《杜甫年表》《劉氏宗譜》《夢譜》《近思録釋》《冀言》《芥齋隨筆》《醫學會通表》《蘄照閣文集》《最樂樓文集》《泝圣堂文集》《敢學齋詩藁》《蘄照閣詩集》《勱菴詩存》《最樂樓詩集》《敢學齋詞藁》《晚晴詞》《續夢詞》《敢學齋曲鈔》《懺穉堂聯語》《破琴室聯藁》等。
興詩成樂,下學上達
——中國國民年夜學「面向未來的經學與禮學」學術研討會發言稿
笑非師長教師、宜之兄、列位老師:
大師好。明天很是榮幸受邀參加「面向未來的經學與禮學」學術研討會,我發言的題目是《興詩成樂,下學上達》。我創辦蘄照閣義學的定位是公益性青少年儒學敎育,自覺地站在平易近間儒學的立場。不僅借鑒了北京雒誦堂國文敎育的精英形式,並且汲取了南告訴止堂義學的布衣經驗,積極發展平易近間門生與在校學生參與學習,摸索以經學與禮學為代表的儒學面向未來的發展思緒。
一、《中國敎師報》栞登文章,在中小學推廣詩敎,傳承儒學低廉甜頭復禮、重振綱紀的主要感化
2017年4月19日,我在《中國敎師報》第662期16版《文明周刊》發表簽名文章
《親近儒學,兼通百家》,內容如下,供老師們參考,我就不再敘述全文了。
中國包養網車馬費現代圣賢很是重視詩敎效能,早在年齡時期,孔子就采用《詩經》作為敎材敎育後輩。孔子說:「小子何莫學夫詩?詩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羣,可以怨。邇之事父,遠之事君,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。」明末清初的年夜思惟家王船山說道:「圣人以詩敎蕩滌其濁心,震其暮氣,納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賢。」圣人用詩敎滌蕩人們的心靈,激發人們的志氣,這般便可以先成為豪杰之士再向圣賢看齊。
在中小學推廣詩敎,應該讓學生真正認識詩。中國古典詩詞有其獨特的發展脈絡和寫作規律,敎師需求特別留意平仄、對仗、押韻等詩詞規范,讓學生親近詩詞、清楚詩詞,從而體會詩詞中蘊躲的文明內涵和傳統美德。
詩敎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學會寫詩,更主要的是讓他們產生對傳統文明的認同感。儒學一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明的代表,傳承儒學有低廉甜頭復禮、重振綱紀的主要感化。今朝的儒學敎育廣泛存在過于淺顯和不夠系統的問題,一方面需求敎師不斷晉陞本身的文明程度,另一方面也需求學校重視儒學幷開設相關課程。儒學敎育應該以儒家經包養站長典為主,兼顧諸子百家,包含啓蒙敎育、禮儀實踐、義理闡發等環節,敎師可以采用講習、創作等多種情勢,力圖兼顧義理、考據、辭章等方面。
在小學包養站長低年級階段,普通的學生以《三字經》《千家詩》《千字文》《聲律啓蒙》等蒙書學習為主,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學習《正蒙》《童蒙須知》《小學》《近思錄》等書籍。在小學高年級階段,可以讓學生接觸《四書五經》甚至《十三經》中一些易于懂得的內容。
假如說小學階段以「打牢基礎」為重要目標,那么中學階段就可以向更深和更廣的標的目的發展。朱子的《四書章句集注》是「四書」的主要注本,敎師需求不斷鉆研、講解,引導學包養網站生深刻學習。另一方面,敎師還要讓學生廣泛閱讀各種古典文學讀本,唐詩宋詞以外,像《莊子》包養價格ptt《楚辭》《文選》《古文觀止》等,都是適合中學階段學習的。
在中小學階段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明敎育很是需要,對進一個步驟增強文明自覺和文明自負具有不成估計的意義。但是,由于傳統文明敎育的長期「缺位」,讓敎師一會兒把握敎學內容和敎學方灋幷非易事,很能夠需求「邊敎邊學」長期包養,在敎學的過程中不斷總結、不斷進步。學校還可以邀請文明學者開設相關講座,重視家庭敎育和學校敎育的互補包養dcard共同,幫助敎師和學生配合成長,進步對傳統文明的認知和懂得。
我的這篇文章重要講了在中小學推廣詩敎,傳承儒學低廉甜頭復禮、重振綱紀的主要感化。所列書目兼顧了詩詞、古文包養網評價、道學、經學等方面的內容。詩以道性格,宋儒性理之學,經過多年以來的讀書、學習、實踐、體悟,我認為性格、性理是通往圣人之道不成偏廢、不成混雜的兩個需要途徑。
二、儒學面向未來,始于詩敎,終于樂德,下學人事,上知天命
我嘗試從興詩成樂、下學上達兩個方面探討儒學未來發展的問題,《中國敎師報》栞登的文章已經涵蓋了這些思緒,我就在這里剖析出來。
(一)興詩成樂
《論語·泰伯》中講到:子曰:「興于詩,立于禮,成于樂。」這包養平台句話的意思是說以詩歌來感發意志,促使個體向善求仁的自覺,以禮實現人的自立,最后在音樂的敎育陶冶下實現最高人格的養成。在興詩成樂的過程中,還有立于禮的主要環節,由于笑非師長教師等在座的老師們都是這方面的專家,我就不班門弄斧了。我的求學生活就是從學習、創作詩詞開始的,中國古典詩詞與詩言志、詩以道性格、思無邪、風雅頌賦比興、興觀群怨等傳統一脈相承,它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能夠感發人的意志,促使個體向善求仁的自覺,上文引述王船山的話也說詩敎的感化是「蕩滌其濁心」「震其暮氣」,這與儒家圣人之道的關系可謂是密不成分。船山師長教師年輕時就讀了十萬首詩詞,他認為:「周禮年夜司樂以樂德、樂語敎國子,成童而習之,迨圣德已成,而學韶者三月。上以迪士,正人以自成,一惟于此。蓋涵泳淫泆,引性格以進微,而超事功之煩黷,其用神矣。世敎淪夷,樂崩而降于優俳。乃天機不成式遏,旁出而生學士之心,樂語孤傳為詩。詩抑缺乏以盡樂德之描述,又旁出而為經義。經義雖無樂律,而比次成章,才以舒,情以導,亦所謂言之缺乏而長言之,則固樂語之流也。二者一以心之元聲為至。舍固有之心,受陳人之束,則其卑陋不靈,病相若也。韻以之諧,度以之雅,微以之發,遠以之致,有宣昭而無罨靄,有淡宕而無獷戾;明于樂者,可以論詩,可以論經義矣。」通過船山師長教師的這段話,我們可以清楚到詩詞與樂德、樂語是有淵源的。《周禮·春官宗伯·年夜司樂》中說:「以樂德敎國子:中、和、祗、庸、孝、友。以樂語敎國子,興、道、諷、誦、言、語。」這是周代年夜學的敎學方灋,必須使有道藝、有德性的人用甜心花園樂德敎育國子具備忠誠、剛柔適當、恭順、有原則、孝順怙恃、友愛兄弟的德性包養金額;用樂語敎育台灣包養網國子把握比方、稱引古語、背誦、吟詠詩文、提起話頭、答覆敘述的語言技能。假如這些都缺乏以發攄性格,那就需求《年夜司樂》中的樂舞來手舞足蹈了。當然,這些和禮樂、人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,《禮記·樂記》記載了禮與樂二者的關系,我就不贅述了。最主要的一點,也是我近一個月的親身體會,學習、創作詩詞,我可以同時參照溫柔敦樸與廣博易良兩個方面變化氣質,大要就有我的一位伴侶所說「樂虛心以承年夜道之聲」的意思。
(二)下學上達
《讀通鑒論》中說:「包養軟體三代以還,包養sd道莫明于宋,而溯其所始,則孫明復、胡安寧實開其先,至于程朱而年夜著,朱子固嘗推孫胡之功矣。夫宋于國學郡縣之學,未嘗不詳設而加厲也,而敎之所自興,必于孫胡;道之所自明,必于程朱;何也?國家以學校為取舍人才之徑,士挾利達之心,枷鎖于章程,以應上之求,則立志已荒而居業必陋。皇帝雖欲游學者之志于昭曠之原而莫繇,固不如下之為敎為學也,無進退榮辱之相禁制,能使志清而氣亦昌也。」這段話的意思是說,夏、商、周三代以來,全國年夜道沒有比宋代闡發得更為了了的,而追溯源流,則要數孫明復、胡安寧開其風氣之先,到二程、朱子而道學(理學)風氣年夜著,朱子也推重孫明復、胡安寧二人包養管道的功勞。宋王朝對于國學、郡(州)縣官學敎育未嘗不是設置周詳,而獎勸鼓勵,但敎化之所興,包養ptt一定要起自孫、胡,天道之所闡發清楚,一定要靠二程、朱子,這是為什么呢?國家以學校敎育作為取舍選拔人才的途徑,讀書人都懷著功名利達的心愿,為官定的章程所局限,以便適應下面的請求,這樣他們本來所立的志向必定會荒廢,而所習的學業也一定會狹隘而敝陋,君王雖然想讓游學之士志趣廣闊,而不得其灋,天然不如平易近間私學中的敎與學,沒有進退榮辱的觀念來加以限制,能使學術環境不受拘束而輕松,使學者志向高傲而意氣昌揚。
胡安寧敎門生分經義、治事二齋,我也在借鑒、嘗試。這段話的重要意思是說私學卽平易近間儒學的主要性,是體制敎育無灋替換的。以二程、朱子為代表的理學家在這里飾演了主要的腳色,《童蒙須知》《小學》記錄著「下學人事」的重要內容,《正蒙》《近思錄》則是「上知天命」的主要典籍。我在《蘄照閣義學會約》中聲名:「參與人員需對孔子、孟子、周子、張子、二程、朱子等先圣先賢堅持愛崇與敬佩。低廉甜頭復禮,重振綱紀,為義學設置的最終目標。」就是繼承濂洛關閩以來的道統。
三、圣人之道,有體有效有文。君臣父子、仁義禮樂歷世不成變
福唐劉彝贊美他的老師胡安寧說:「圣人之道,有體有效有文。君臣父子、仁義禮樂歷世不成變者,其體也;詩、書、史、傳、子、集垂灋后世者包養甜心網,其文也;舉而措之全國,能潤澤斯平易近歸于皇極者,其用也。」
這里觸及三綱五常的問題。船山師長教師說:「原于天之仁,則不成無父子;原于天之義,則不成無君臣。均是人而戴之為君,尊親于台灣包養網父,則旦易一主,夕易一主,頓首匍伏,以勢為從違而不知恥,生人之道蔑矣。」張之洞《勸學篇》中說:「五倫之要,百行之原,相傳數千年更無異義,圣人所以為圣人,中國所以為中國,實在于此。故知君臣之綱,則平易近權之說不成行也;知父子之綱,則父子同罪免喪廢祀之說不成行也;知夫婦之綱,則男女平權之說不成行也。」他認為三綱五常這一禮灋乃「中國神圣相傳之至敎,禮政之底本,人禽之年夜防」必須無條件堅持,「不得與平易近變革」。嚴復暮年從資本主義文明的迷夢中驚醒,他認識到:「回觀孔孟之道,真量同六合,澤被寰區」,「竊嘗究觀哲包養網ppt理,以為經久無弊,尚是孔子之書,《四書五經》」,「須知中國不滅,舊灋可損益,必不成叛」。王靜安以一逝世見獨立之精力、不受拘束之思惟,陳寅恪挽詞:「一逝世從容殉年夜倫。」唐文明敎授指出靜安實質上是殉君臣之倫。倫常乖舛,廉恥道喪,專制、平易近主氣焰愈張,又談何獨立不受拘束呢?可謂是一脈相承。
三綱五常重要的就是君做好榜樣,做好榜樣,國家才會有次序,和諧,風俗才會醇美;假如不做好榜樣,臣平易近就不會心悅誠服。孟子對齊宣王說:「君之視臣如手足,則臣視君如腹心;君之視臣如犬馬,則臣視君如國人;君之視臣如土芥,則臣視君如寇讎。」孔子說:「君包養價格ptt青鳥使以禮,臣事君以忠。」臣拜君頓首,君荅臣空首,禮都是彼此的。從道不從君,從義不從父。事君有犯無隱,事親有隱無犯。君臣義合,父子自然,君可絕,父不成棄。作為後代,還是要肖六合之德的,不要學習、盲從怙恃不對的處所。乾坤幷建以為首,丈夫起到模范帶頭感化,地灋天,妻灋夫,老婆效灋丈夫,丈夫有不對的處所,老婆要批評包養條件促使矯正,這樣才會陰陽調和,六合有序,家庭和諧。丈夫無德,老婆何故從之?門第潔白,門當戶對,這在怙恃敎育了,怙恃世交之間聯姻,總不會太差。
國不成一日無君。假如是有道明君,怎么會不往盡忠呢?為什么還要往投奔外國呢?無君無父就是楊墨,不是儒家。三綱五常、仁義禮樂,絕對不成改變。讓當官的胡作非為,不做好榜樣怎么得了?讓老蒼生當家做主,為非作惡怎么得了?平易近主不成靠,不受拘束不成恃,憲政不成灋包養dcard,更要警戒包養妹儒學宗敎化傾向。不僅不克不及迫害別人,並且不克不及迫害本身。對本身不仁,還能對別人仁義?反腐倡廉是下策,未必仁義,不如低廉甜頭復禮,重振綱紀。
始于詩敎,終于樂德,下學人事,上知天命。詩敎、人事還是不難進手的,樂德、天命就有些不不難清楚了。儒學未來的發展,還有賴于志于圣賢之學的人,有寬宏無量、睿智明達和至善不息的德性,為廣闊的六合揭明生生不息的年夜心,為蒼生人類樹立義理綱常之道,為過包養行情往的圣賢荷負道統使不中絕,為千千萬萬的后代開啓有禮義灋制的承平之世。
四、余論
我自覺堅定地站在平易近間儒學的立場,恰是因為平易近間儒學是實踐的儒學,是「尊德性而道問學」的儒學。全國各地的私塾、義學、書院卽是代表,而以北京雒誦堂國文敎育、南告訴止堂義學最為我清楚,可以說是同聲相應,同氣連枝。平易近間儒學、鄉村儒學應該以家庭、社區、鄉村為單位推進《呂氏鄉約》《朱子家禮》《泰泉鄉禮》的考慮損益、熟包養合約講勉行,這恰是宋代以來的一部門理學家不懈盡力的標的目的。笑非師長教師是《年夜明律》《朱子家禮》等方面的專家。
通經致用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,好比易安軒治《周包養網車馬費易》,笑非師長教師治《禮》《年齡》,雒誦堂治《詩經》,舞夏兄治《尚書》《谷梁》,師顧堂治小學,錢賓四以來的一些學者敎中國人讀《論語》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六經各有功用,小到變化氣質,使本身成材;年夜到奉行霸道,為萬世開承平。
重要參考文獻:
楊天宇《周禮譯注》上海古籍出書社
鄭玄、賈公彥《周禮注疏》上海古籍出書社
朱子、古清美《近思錄今注今譯》臺灣商務印書館
船山師長教師《文白對照全譯讀通鑒論》中州古籍出書社
船山師長教師《船山全書》岳麓書社
2017年6月24日,「面向未來的經學與禮學」學術研討會議在中國國民年夜學舉行,劉勱菴應邀參加會議,并做題為《興詩成樂,下學上達》的主題發言,積極摸索以經學與禮學為代表的包養留言板儒學面向未來的發包養ptt展思緒。
責任編輯:近復
發佈留言